在国际海运中,标准的操作流程通常是 先订舱,后报关。 关键流程顺序:
1. 订舱(Booking)
向船公司或货代预定舱位,确认运输的船名、航次、截关时间等信息。
获得订舱确认书(SO,Shipping Order)或提单号(B/L No.),这是后续操作的基础。
2. 装柜(装箱)及提交VGM
根据订舱信息安排货物装箱,并提交集装箱的验证总重量(VGM)给船公司。
3. 报关(Customs Declaration)
在截关时间前,凭订舱信息和装箱完成的货物数据(如箱号、封条号、实际货量等)向海关申报出口。
为什么必须先订舱?
依赖运输信息:报关需要准确的船名、航次、提单号等,这些信息需在订舱后获得。
避免甩柜风险:未提前订舱可能导致货物无法按时上船,甚至被船公司“甩柜”。
物流衔接:订舱后货代才能安排拖车、装箱等后续环节。
特殊情况例外:
预申报(提前报关):部分国家允许在订舱前提交报关单草稿(如中国“提前申报”政策),但正式放行仍需补全订舱信息。
特殊货物:危险品、冷冻货等可能需要提前确认舱位和特殊要求,再同步处理报关。
总结步骤:
订舱 → 装柜 → 提交VGM → 报关 → 截关放行 → 上船
建议与货代密切沟通,确保各环节时间节点(如截关、截港、截单时间)无缝衔接,避免延误或额外费用。